盐是人们日常饮食最基本的调味料之一,每个人每天都会不同程度的摄入盐,而盐作为人的基础养分之一,无论是大人或者小孩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不管是什么都是有两面的,过多或者过少汲取盐对身体都是不好的,高盐饮食容易引起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特别是对于发育成长阶段的婴儿来说,高盐饮食会导致宝宝缺锌,缺钾。爸爸妈妈们一定要为宝宝们合理搭配饮食,为健康成长提供有利条件。
盐多侵害大
据调查统计,儿童患上高血压的越来越多,而这些儿童在婴儿时期尽大多数经常吃过咸的食品。过咸食品导致血压增高,引起水肿。另外,小儿吃盐过多还是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的诱因。
首先,高盐饮食使得口腔唾液分泌减少,更利于各种细菌和病毒在上呼吸道的存在;其次,高盐饮食后由于盐的渗透作用,可杀逝世上呼吸道的正常寄生菌群,造成菌群失调,导致发病;第三,高盐饮食可能克制黏膜上皮细胞的繁殖,使其损失抗病才能。这些因素都会使上呼吸道黏膜抵御疾病侵袭的作用削弱,导致感染上呼吸道疾病。
盐多影响锌吸收
儿童的口味是跟随家长的,若父母饮食习惯偏咸,小孩也会爱吃咸的食品。吃得过咸,直接影响儿童体内对锌的吸收,导致孩子缺锌。
但是很多人有喜好吃梅菜、咸鱼和腊肉等习惯,这些食品含钠量广泛高,小儿应当尽量避免。除此之外,豆瓣酱、辣酱、榨菜、酸泡菜、酱黄瓜、黄酱(大酱)、腐乳、咸鸭蛋、罐头、香肠、猪肉松、油条和方便面等也应当尽量避免。
儿童饮食“四少一多”
儿童饮食以平淡为主。味精、酱油、虾米等含钠极高,但由于风味和养分,小儿可限量进食。父母给小儿的膳食调味品,应做到“四少一多”的原则,即少糖、少盐、少酱油、少味精、多醋。同时,还应当尽量避免上述提及的咸、腌食品、罐头和含钠高的加工食品。
养分学家建议,1至6岁的幼童天天食盐不应超过2克,1周岁以前以逐日不超过1克为宜,3个月后的婴儿可恰当吃些咸食。对患有心脏病、肾炎和呼吸道感染的儿童,更应严厉控制饮食中的盐摄进量。
建议用“餐时加盐”的方法控制食盐量,既可以照料到口味,又可以减少用盐。“餐时加盐”,即烹调时,或起锅时,少加盐或不加盐,而在餐桌上放一瓶盐,等菜肴烹调好端到餐桌时再放盐。由于就餐时放的盐重要附着于食品和菜肴表面,来不及渗进内部,而人的口感重要来自菜肴表面,故吃起来咸味已够。这样既控制了盐量,又可避免碘在高温烹饪中的损失。
宝宝吃菜泥的重要性
据一项权威的调查表明,月龄在6个月以前的中国婴幼儿与欧洲发达国家同样月龄的婴幼儿相比,体质各方面都不相上下,可当大于6个月后,中国宝宝与外国宝宝在体质、身高等各方面开始拉开距离,大多中国宝宝往往显得弱不禁风,外国宝宝却很强壮、健康。最主要的原因是中国宝宝在换乳期没有均衡地吸收各方面的营养。宝宝的换乳期是指从婴儿出生第4个月到一岁左右这段时期。因为这一时期小宝宝的主要食物开始由液体(母乳、牛奶等)过渡到固体(饭菜等),中间约有半年左右,小宝宝要开始逐步添加糊状食物,比如多品种的菜泥、肉泥等等。许多妈咪们喜欢称这样的食物为辅食,这里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必须指出。所谓“辅”当然不是指小宝宝的主要食物,所以许多父母并不重视这类食物的均衡搭配与喂养,使小宝宝不能全面吸收营养,影响健康生长发育。所以,宝宝换乳期所添加的食物不应称为辅食,因为它对宝宝的健康生长而言是必须的,不能可有可无。
宝宝吃什么菜泥好
最好的是深绿色的蔬菜,还有黄色的蔬菜,这里面维生素A的含量是比较高的。深绿色蔬菜,比如说像油菜、小白菜、菠菜这样的蔬菜,黄色的蔬菜比如胡萝卜,胡萝卜是维生素A的另外一种形式,胡萝卜素在肝脏里可以转化为维生素A。像南瓜、番茄、土豆都可以,深绿色和黄绿色的蔬菜比较好,可以切成菜末加到粥里、饭里混着吃都可以
菜泥的做法
一、菜泥
原料:青菜
做法:
取适量的新鲜无农药污染的绿叶蔬菜,如小白菜,小青菜等,洗净,捣碎,去掉菜筋,和菜汁一起放入锅中,加适量的植物油与食盐,煮熟,即成菜泥,晾温后,可用小勺喂宝宝吃,菜泥含有较多的维生素、矿物质,是母乳中尤其产后6个月后的母乳中所缺少的,对帮助宝宝消化,防止大便干燥,减少肠道毒素,多有益处。
二、四味菜泥
原料:胡萝卜、菜花各50克,豌豆、毛豆各25克,牛奶50克,精盐少许。
做法:
1.分别将胡萝卜、菜花、豌豆、毛豆洗干净,将胡萝卜刮去皮切成小丁,菜花掰成小朵,豌豆、毛豆去皮。然后,将4种原料分别装入小碗内上屉蒸熟,取出后碾成糊状拌在一起。
2.将牛奶烧开,倒入菜泥中,加入精盐拌匀即可。
营养成分:四味菜泥味香易消化,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生素A、B等维生素。
三、胡萝卜泥
原料:胡萝卜150克,牛奶100克,白糖适量。
做法:
1.将胡萝卜洗净,刮去皮,上屉蒸熟。取出后碾碎,加入牛奶、白糖搅拌均匀。
2.把搅拌好的胡萝卜泥放在锅内,加入少许清水,用小火熬成糊状即可。
营养成分:胡萝卜泥含有较多的钙、磷、铁、胡萝卜素等,胡萝卜泥是婴幼儿常食用的辅助食品。
四、豆角泥
原料:鲜嫩豆角150克,芝麻酱10克,葱花、精盐、白糖、豆油各少许。
做法:
1.将豆角去筋,洗净,上屉蒸熟,取出切碎成泥。将芝麻酱加入少许凉开水调成糊状待用。
2.油热后,放入葱花炝锅,再放入豆角泥,炒至水分稍干时放入精盐、白糖炒匀盛出,拌入芝麻酱即可。
营养成分:豆角泥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磷、钙、铁等,对防治婴幼儿食稍久泻、小儿疳积等病症有良好的作用。
五、菠菜泥
原料:鲜嫩菠菜叶200克,面粉10克,牛奶100克,香油10克,豆油15克,精盐少许。
做法:
1.将菠菜叶洗净,焯熟,捞出后控净水分,切成细末。
2.油热后,放入面粉用小火炒至浅黄色,倒入牛奶搅匀,烧开后加入菠菜末翻超,再放入精盐、香油拌匀即可。
营养成分:菠菜泥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粗纤维、钙、磷、铁等。
六、土豆泥
原料:土豆
做法:将一只土豆去皮并切成小块,蒸熟后用勺压烂成泥,加少量水调匀即可。
七、牛奶红薯泥
原料:红薯1块,奶粉1勺
做法:
1.将红薯(马铃薯)洗净去皮蒸熟,用筛碗或勺子碾成泥。
2.奶粉冲调好后倒入红薯(马铃薯)泥中,调匀即可。
八、鸡汤南瓜泥
原料:鸡胸肉1块,南瓜1小块
做法:
1.将鸡胸肉放入淡盐水中浸泡半小时,然后将鸡胸肉剁成泥,加入一大碗水煮。
2.将南瓜去皮放另外的锅内蒸熟,用勺子碾成泥。
3.当鸡肉汤熬成一小碗的时候,用消过毒的纱布将鸡肉颗粒过滤掉,将鸡汤倒入南瓜泥中,再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鸡肉富含蛋白质,南瓜富含钙、磷、铁、碳水化合物和多种维生素,其中胡萝卜素含量较丰富。
九、肉末茄泥
原料:圆茄子1/3个,精肉末1勺,湿淀粉少许,蒜1/4瓣,盐、麻油少许
做法:
1.蒜剁碎,加入精肉末中用湿淀粉和盐搅拌均匀,腌20分钟。
2.圆茄子横切1/3,取带皮部分较多的那半,茄肉部分朝上放碗内,将腌好的精肉末置于茄肉上,上锅蒸至酥烂,取出,淋上少许麻油,拌匀即可。
功效:利于小儿补充钙质。
【以上内容转自“三优亲子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需转载请取得三优亲子网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