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之前的新闻吗?
宿迁一个李女士喂了几粒蚕豆给刚满一岁半的孙子吃。没想到,夜里孩子开始身体不舒服。等到第二天起床,尿不湿都被染红了。
赶忙送到医院后,医生直摆手气的都不知道说什么好。
一查,孩子患的是'蚕豆病',是食用新鲜蚕豆后引发的急性血管内溶血。
夏初是蚕豆上市的季节,可是一不小心也会吃出大事!
人民日报之前就发过一个“儿童饮食黑名单”,指出了八类不能给孩子吃的食物:
1 岁之内,别吃蜂蜜;
2 岁之内,不宜喂牛奶;
3 岁前,别吃易过敏的水果;
4 岁前,别吃糖果、话梅;
5 岁前,别吃螃蟹等海鲜;
6 岁以内,别喝茶;
7 岁前,别喝功能性饮料;
8 岁前,别吃蚕豆。
还有哪些不建议给小朋友吃呢?
1、没有熟透的肉
夏季是全民烧烤的季节,但为了保证口感,有些肉类往往烤制的时间较短,外面的已经焦熟,里面的肉可能还没有全熟。
有次给孩子买鸡翅就出现了这个问题,这就给沙门氏菌留下了可趁之机。
所以,我们在吃烧烤时一定要注意里面的肉有没有全熟。
如果肉有血丝或发红则证明没有烤熟,千万不要吃哦。
另外,如果带娃吃西餐,牛排最好也要全熟。
2、市售鲜榨果汁
鲜榨果汁看上去营养健康,其实也都没有经过消菌处理。
水果每多经历一个环节、每多放置一段时间,都会增加一分被感染的风险。
就像之前英国BBC揭露的冰块卫生问题,在英国常见的三家咖啡连锁店星巴克、Costa和Nero的冰饮中都检测出“粪大肠菌群”。
原因就是冰饮中所使用的冰块,未经过消菌处理。
3、海鲜排挡
海鲜大排档里掺甲醛,喜欢吃海鲜的朋友千万别吃路边小摊做的海鲜食物,要想吃可以去超市买新鲜的回家做或者去正规饭店吃。并且这些都添加了大量的花椒大料还是刺 激神经的辣椒,总之,这些食物都属于重口味的食物。
当我们的孩子食用了过多的这类味道好的食物后,就会给原本稚嫩脾胃的造成无形的压力,导致食物滞留在肠道,久久得不到消化,进而形成小儿积食。
4、果冻
2016年,厦门的两个孩子在家,1岁弟弟肚子饿了,7岁的哥哥刚好看到家中有果冻,就打开了,喂弟弟吃了起来。弟弟吃了几口,就噎住了。哥哥赶忙给爸妈打电话,但弟弟送医后依然抢救无效身亡。
这玩意儿五彩缤纷、香甜滑爽,但含添加剂着实不少,尤其人工色素,宝宝长久食用会导致反应迟钝、智力下降。另外,老人和小孩吞食果冻容易发生意外,所以还是不吃为妙。果冻上面都有提示,3岁以下孩子不适合吃。
5、咸菜、腌制食品
有老人的家庭,冬天特别喜欢腌制各种咸菜、肉类,而且在腌制过程中会放很多盐。高盐饮食易诱发高血压病;腌制品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它和黄曲霉素、苯丙芘是公认的三大致癌物质。
所以,像咸菜、腌肉、培根、鱼片、牛肉干、鱿鱼丝这类食品,尽量不要给宝宝吃。
6、元宵、年糕
很多地方过年有吃年糕和元宵的习俗。但年糕一般都是糯米做的,一方面糯米不好消化,可能会加重宝宝胃部的负担。另外,糯米这种食物还可能加剧宝宝胃酸的反应,会造成宝宝胃部不舒服。而且糯米很黏,宝宝很容易吞咽不下去而发生危险。
看完这些,可能有很多妈妈觉得,我平时也给孩子吃了呀?没特别注意也没事啊!但是,说到底还是要遵从精细化育儿的原则,现在的食物一定要看清楚了再给孩子吃,不能保持自己一如既往粗狂的育儿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