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母婴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耳朵去哪儿了?

母婴 三优亲子网 2022-06-13 13:51

宝妈烦恼孩子今年5岁了,一直没上过幼儿园,因为儿子是先天性小耳畸形患儿。

在理发时,孩子都会下意识地要求发型师不要把这边的头发剪掉,平时儿子也很怕与人对视,如果看到有人目不转睛地看着他的耳朵,他就会莫名其妙的生气。孩子终究要上学,请问应该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接受先天性小耳畸形的现实呢?

宝妈提问

1.孩子意识到自己有缺陷的时候,种种的举动属于自卑的心理吗?

武洪超:当孩子开始认识到他和别人有不同的时候,他会寻求大人的意见和看法,或者说这些“不一样”,很多时候都是大人先发现,最先用“不一样”的眼光去看的,正是孩子周围亲近的人。

其实很多情况下,孩子们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比如说这位妈妈是提到孩子耳朵的畸形,或者说一些身材发育过早或过晚,比如一些可见的疾病白癜风等,外观可见疾病,这些其实都是与众不同的情况。很多孩子会出现自卑的心理其实是孩子的重要抚养人把这种情况定义为残缺,孩子才会出现所谓的自卑心理

如果家长能够把孩子的这种特点看成是与众不同,而不是有好坏之分,那么孩子也就不会如此在意这件事情,或者降低这件事情对孩子的影响。

2.作为家长应该如何做才能让孩子接受先天性小耳畸形的现实呢?

武洪超:这个问题实际上是如何让孩子更好地接受自己的一个过程。首先是家长能否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真实的样子,而不是家长所希望的理想的孩子样子,所谓“好孩子”或“完美的孩子”的样子。

事实上我们是无法改变他人对孩子的评价或态度的。但是我们可以改变的是家长对这些事情的认知,以及孩子自己对这件事情的认知。我们通常会希望孩子不要自卑,换句话说是希望孩子更加自信,那么自信该如何取得?自信和自卑都是对自己的评价,是在成长过程中周遭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很亲密的人比如父母对自己的态度,需要强调的是这里的态度不仅仅是对孩子说什么,更是很多细节的行为、表现等,如果孩子的父母真的能无条件接受孩子,那么孩子也会更加接受自己,也更容易接受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评价。

过程就是在教导孩子如何接受自己,接受一个完整、真实的自己。

专家介绍武洪超心理咨询师、亲子教育专家、心理咨询技术顾问,专业催眠师。

【以上内容转自“三优亲子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需转载请取得三优亲子网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责任编辑: 4162SKX

责任编辑: 4162SKX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