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父母,育儿心切,想快点让孩子学会走路,当宝宝出生7~8个月就让孩子尝试学走路。一般来讲,过早地让孩子学走路,不利于孩子的身体生长发育。要按儿童的发育生长规律,适时的对其进行相应的训练。
一般来讲,孩子在9~10个月时会逐步站立,扶着东西可满满走步,到了1岁时可以独立走步。
孩子到了4岁,走路时应该挺直腰板,上下肢协调。但有的孩子走时不自然、不协调,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如下:
1、平时养成不良习惯。从婴幼儿刚学会走路时,家长就没有留意孩子走路时不正确的姿势,也没有及时纠正。
2、心理过分紧张。其实有些大人或小孩,有时候通走路都会不协调。只有在一定环境条件下,才会出现。当周围气氛非常严肃或者听到口令“齐步走”时,孩子会出于紧张,而出现走路不自然、不协调、太死板的感觉。
怎么样进行指导纠正?
1、让孩子多观察成人的走路的正确姿势,让孩子知道正确的走路姿势看上去很好看和自然,然后孩子就会有想学习、模仿的心态了。
2、让其他孩子做标准示范动作,并用语言告诉自己的孩子:“上体正直,上下肢自然协调地走。”
3、家长可以带领自己的孩子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儿歌做游戏来练习。“来来来,大家来排队,快快快,跟着朋友走。”游戏的时间避免过长,不然孩子会觉得疲劳和无趣了。家长还要及时鼓励孩子参与活动,让孩子用愉快的心情参加练习。
家长在训练孩子练习时,要用正面、积极的方法来诱导,形式不要太单调和重复了,也不要用暴力和强迫的手段。
【以上内容转自“三优亲子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需转载请取得三优亲子网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