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母婴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语文期末成绩出炉,子曰语文教你看孩子考卷的正确方式

母婴 TOM    2019-01-24 12:00

近日,各地中小学语文期末考试陆续结束,家庭期末大戏也从备考辅导场景切换到上交考卷这更具戏剧性的一幕,成绩好的孩子拿着奖状回家走出六亲不认的步伐,成绩不好的孩子想方设法转移家长对考卷的注意力。其实,家长对孩子成绩的关注也无可厚非,这不仅是孩子努力的收获,也是家长用心辅导的成果,但考试和试卷的价值远不止于此。如何对待孩子的考试成绩,正确利用考卷,帮孩子查漏补缺找到前进的方向,这也是家长的年终大考。

孩子语文期末考卷拿回家,家长怎么看,看什么,专注做语文辅导的子曰语文给家长们提出了建议。

第一步:从考题上看趋势

在教育与考试制度大变革的当下,一张考卷上反映出的最重要的信息就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在今年四川乐山一小学语文期末试卷中,当地美食贯穿所有考题;合肥某小学四年级语文期末试卷里,阅读理解的选文是消防栓的使用说明书,对应的测试题也都与消防知识相关;昆明各区小学语文期末试卷里,如何搭乘飞机高铁、为公共设施设计公益标语、分析2018年《开学第一课》被吐槽的主要原因等考题也让人眼前一亮。

不止语文试卷如此,其他科目也显现出这样的倾向,近两年北京等地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期末考试,还采用乐考游园的形式代替考卷,边玩边考,颇受学生欢迎。与以往紧扣课本教材的考试题目不同,这些考试无论形式还是内容都更趋向于知识的实用性和生活化,它们取材于身边的日常,与常识、时事内容紧密相关,对各项能力水平的评价也更具弹性更多元。家长们看懂考卷里反映出的这些趋势,也能紧跟教育发展的大方向,及时调整辅导策略。

第二步:从失分中看能力

无论成绩好坏,考试的目的就是测评孩子的知识和能力水平,看孩子的期末试卷,分数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哪里失了分。以语文学科为例,孩子是语言基础知识不扎实,还是阅读理解能力较差,或者写作能力欠缺,从试卷上就能看清楚。基础知识考察部分失分多的孩子,需要强化语言应用的基础,如汉字的音形义、基本语法等;阅读理解总出错,除了扩大阅读量提升阅读能力之外,做题策略也很重要;作文得分较低,需要找出具体原因,是不知道写什么,还是不知道怎么写,这其中的差别也很大,要找准原因对症下药。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学习的两大难题,也是考试失分重灾区,尤其在新教材新课标凸显阅读的重要性之后,语文考试中阅读理解难度明显加大了。如何提升孩子的阅读和写作能力,需要系统化长时间的学习积累。为了帮助孩子达到新课标要求的能力水平,子曰语文在今年的寒春班课程中,针对各年级的不同学习进度和特点,推出了一系列阅读和写作专项提升课程。

小学低年级阶段侧重于让孩子掌握阅读必备的三大能力——描述、推测、梳理,简单清晰地带领孩子走进阅读的世界。四五年级需要精细化地学习写作方法和阅读方式,子曰语文老师把舞台式、收纳式、亮点式等写作技巧的训练,融入对经典文本的新型思考中,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六年级作为衔接初中学习的重要阶段,需要帮孩子建立全面的语文知识体系,在子曰语文的课程中,从传统文化的奠基,到各种文体的阅读策略,再到写作技巧的打磨,孩子可以在反复锤炼中实现融会贯通。

第三步:从卷面上看习惯

除了教育趋势变化和孩子能力水平这些重要信息,细心的家长还可以从卷面上了解孩子的心态和习惯。书写是否规范,字迹是否从头到尾都很整洁,涂改的地方是否存在迷惑判断的因素等等,观察这些细节,可以窥探出孩子在考试过程中的心态变化,以及思考、答题的习惯,进而能够发现打开孩子个性化学习方式的密码。

语文学习需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学习习惯不容忽视。阅读时养成摘抄生词美句、描述故事梗概、提炼中心思想的习惯,书写时时刻以笔顺正确、字形优美的规范要求自己,到考试时就能不慌不忙从容发挥。为了促成这些习惯的养成,子曰语文新推出了教学辅助工具——语文学习礼盒,包括字帖、摘抄本、随堂笔记等,让孩子在家也能掌握正确的语文学习方式。

好的习惯、正确有效的方式,可以让学习事半功倍,通过语文考卷研究孩子在语文学习中的问题,而不是在分数上纠结,更符合当前素质教育发展的趋势。在2018年年末教育部等九部门出台的《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减负三十条)中,对中小学考试的次数也有明确要求,小学一二年级每学期学校可组织1次统一考试,其他年级每学期不超过2次统一考试。随着减负政策的逐步落实,家长们更应该理性对待考试,充分利用考试试卷,帮助孩子实现更有效更全面的语文素养和语言能力的提升。

责任编辑: WY-BD

责任编辑: WY-BD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雷霆万钧版权声明
违法信息/未成年人举报:010-85181169     举报邮箱/未成年人举报:jubao@tomonline-in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