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母婴 > 正文
Qzone
微博
微信

世界精神卫生日:关注青少年焦虑障碍,共筑心理健康防线

母婴 全民健康网 2025-10-11 23:09

上海2025年10月10日 /美通社/ -- 2025年10月10日,世界精神卫生日之际,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指导,住友制药集团 中国(拟更名丸红制药中国)联合上海和众青年服务中心共同组织的'HONG扬健康•做更好的自己'心理健康科普活动在上海成功举办。本次活动聚焦中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特别围绕'如何应对焦虑障碍'这一核心议题,通过现场专业科普与互动解答相结合的形式,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提升青少年心理调适能力与社会支持意识。

活动积极响应《'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关于促进心理健康的号召,旨在推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走向深入,营造全社会共同关注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青少年焦虑障碍:隐形的'心灵感冒'

焦虑障碍是儿童与青少年时期最常见的一种以过度紧张和担心并伴随相应行为问题为特征的精神障碍。全球焦虑障碍儿童青少年的患病率约为6.5%,位居儿少精神障碍第一位。青少年焦虑障碍患病率以14~16岁年龄段最高,并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研究显示,出现焦虑症状但未达焦虑障碍诊断标准的青少年比例更高,约为24.4%~34.2%。焦虑会对青少年的学业水平,社交能力,身心健康等多方面产生消极影响,增加网络成瘾,药物滥用风险,导致自伤、自杀行为。因此,早期识别、科学干预和系统防治青少年焦虑问题,已成为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面临的重要公共卫生议题。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陈俊教授表示:'上海作为高压力、快节奏的超一线城市,青少年面临的心理挑战尤为复杂,焦虑障碍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中广泛性焦虑、社交焦虑与分离焦虑最为常见。当前,青少年焦虑障碍的‘三低'问题突出——识别率低、就诊率低、治疗率低。许多家长将焦虑表现误解为‘性格内向'或‘青春期情绪波动',未能及时予以重视。更值得关注的是,不少患者因未能获得及时识别与有效干预,症状逐渐慢性化,甚至继发抑郁、社交障碍等问题,严重阻碍其学习能力与日常生活质量。'

 

科学干预是关键:心理与药物协同治疗

目前,青少年焦虑障碍主要采用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相结合的综合干预策略。心理治疗方面,认知行为疗法(CBT)是儿少焦虑障碍的一线首选心理治疗方法,此外,支持性心理治疗、行为治疗、精神动力学心理治疗、正念与接纳治疗,自助与基于网络的心理治疗应用较为广泛。药物治疗则需严格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常用药物包括5-HT1A受体部分激动剂、SSRIs类抗抑郁药等。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主任医师吕钦谕教授指出,'焦虑障碍的青少年往往伴发情绪和行为问题,因此治疗也不应仅限于症状控制,更应注重功能恢复和预防复发。我们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治疗过程,改善养育方式,尤其是增强情感温暖、减少过度控制,为孩子提供稳定的心理支持。'吕钦谕教授同时强调,'早期干预是关键环节。应从识别行为抑制气质、提升青少年应对生活事件的能力、加强心理弹性等多方面入手,有效降低焦虑发生风险。家长和教师需关注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变化。若发现孩子持续情绪低落、回避社交或学业下滑等现象,应及时寻求专业帮助。'

 

你我携手,共同守护青少年心灵健康

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石,需要家庭、学校、医疗机构和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在世界精神卫生日这一特殊时刻,'HONG扬健康•做更好的自己'心理健康科普活动向社会传递关爱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积极信号。早识别、早干预、多支持,有效应对青少年焦虑障碍这一隐形的'心灵感冒',助力他们走向更光明、健康的未来。

【以上内容转自“全民健康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如需转载请取得全民健康网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

 

责任编辑: fjq4191

责任编辑: fjq4191
人家也是有底线的啦~
广告
Copyright © 2018 TOM.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飞网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