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是人体中一个比较重要的消化器官,既可以帮助消化一些食物,还能够将一些食物残渣处理,并形成大便排出体外,达到帮助身体排毒的作用。
但肠道容易因为一些不良饮食习惯而导致功能下降,发生一系列肠道疾病的概率就会增加。日常中,有很多人认为,如果特别爱吃红肉的话,就会增加出现肠道问题的风险,这是真的吗?
真的!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有3种,不妨看看!
1、红肉消化速度较慢
红肉中含有非常丰富的肌红蛋白,这种成分属于一种蛋白质,可以为人体提供较多的营养支持。而且红肉中还含有很多的维生素B12、核黄素、锌、磷、铁元素等成分。
但同时,红肉中所含有的饱和脂肪酸比较丰富,肉纤维也比较粗硬,消化的速度非常慢。长期过多进入人体,不但会使得胃部负担加重,还会使肠道的正常功能快速降低。
2、代谢产物过多
由于红肉中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这些成分进入人体之后,会产生出比较多的代谢产物。过多的代谢产物会在肠道当中堆积,加重了肠道的负担。
由于肠道无法及时将这些代谢产物形成粪便并排泄出去,就会被肠道中的一些细菌分解并发酵。而肠道黏膜因此会受到相应的刺激,久而久之,肠道黏膜在这些有害物质的刺激之下,发生一些炎症以及溃疡的概率会相对增加。
3、红肉脂肪含量高
如果在膳食当中脂肪类成分的摄入量超过40%的话,出现大肠息肉的概率就会相对增加。
而红肉属于一种高蛋白、高脂肪以及低纤维素的食物。一旦过量摄入,这些食物就会导致肠道中的胆酸增多,胆酸与肠道细菌相互作用之下,极有可能会出现腺瘤性的息肉。
另外,根据哈佛大学医学院曾经进行的一项医学研究报告显示,每天吃大约85克左右的红肉,早死风险就会增加13%,而患上肠癌的概率会相对提高很多倍。
红肉的种类有很多,比如最常吃到的猪肉,虽然烹饪时颜色会变白,但其实也属于红肉。
除了猪肉以外,牛肉、羊肉、兔肉、鹿肉等所有哺乳动物的肉,含有大量的肌红蛋白,所以这些肉都属于红肉。而鸡、鸭、鹅、火鸡、鸽子的肉颜色虽然切开后也有些发红,但这些肉不属于红肉。
总而言之,对于爱吃红肉的人群来说,出现肠道问题的风险确实比较大。所以想要维护肠道健康,这些肉类可适量吃,但不要超标。
而且在吃这些肉类的时候。注意烹饪方法并适当搭配蔬菜。那么这些红肉就可以为身体提供较多营养物质的同时,还不会伤害到肠道健康。
【以上内容转自“有问必答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 如需转载请取得有问必答网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