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季节变换或者是冬春季节的时候,我们都可以看到在小儿门诊那里可以看到好多父母带着宝宝在看病,因为这段时间是感冒的高发期,小儿感冒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小儿疾病,一旦气候发生变化,儿童很容易被流感病毒攻击。和我们成年人不同的是,宝宝的身体素质是比我们的更加要差的,特别是抵抗力和免疫力,所以父母要预防帮宝宝预防感冒,一旦宝宝感冒的话,是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才可以调理过来的,可是一旦宝宝感冒了该怎么办呢,又有什么比较好的办法去给宝宝缓解症状呢?
感冒的持续时间80%~90%的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能引起感冒的病毒有200多种;占10%~20%的感冒是由细菌所引起的。1岁以内的婴儿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所以更容易患感冒。
一般,感冒将持续7~10天,小宝宝有时可持续2周左右。咳嗽往往是最晚消失的症状,它往往会持续几周。经常和大孩子一起玩耍的婴儿,头一年通常要得6~10次感冒;甚至整个冬天都在不停地流鼻涕。
3个月内的宝宝,一出现感冒的症状,你就要立即带他去看医生。较大的宝宝,一旦出现以下情况之一,你要立即带他去医院:感冒持续5天以上;体温超过39℃;宝宝出现耳朵疼痛;呼吸困难;持续的咳嗽;老流黄绿色、粘稠的鼻涕。
宝宝感冒鼻塞怎么办宝宝鼻塞首先要清理宝宝鼻腔的分泌物,用湿润的棉签轻轻将分泌物卷出即可;另外用微烫的姜末捂宝宝的脚心也,厚热毛巾热囟门,或者为宝宝喝葱白泡水,都是缓解鼻塞的好办法。
1、清洁鼻腔分泌物:可用软棉签轻轻地卷出鼻分泌物,如分泌物过硬,可滴入母乳或清洁的水少许,使其软化后再行卷出。
2、解表通窍:将母乳约50一100毫升挤在小碗中,取葱白(连根)1—2根,洗净后放入奶中,隔水蒸5—10分钟(可闻到葱香味),取出待凉后用小勺喂给婴儿,有解表通窍治疗感冒鼻塞的作用。
3、姜末捂脚心:宝宝感冒初期鼻子不通气,可在晚上睡觉的时,用微烫的姜末放在宝宝脚心,可以使鼻子呼吸通畅,感冒也好的快。方法:姜切丝干锅炒干,炒出姜香味(如果稍微糊也无妨),可将炒好的姜丝放到一个小纱布袋里,再将微热的姜丝纱布袋贴在宝宝脚心即可。(一定要注意姜丝的热度不能太烫,以免烫伤宝宝。)
宝宝感冒咳嗽怎么办咳嗽分为外感咳嗽和内伤咳嗽,感冒引起的通常都是外感咳嗽。外感咳嗽当中,又分风寒咳嗽和风热咳嗽,不同类型的咳嗽在用药上是完全不同的。爸妈可以通过观察孩子的舌苔来分辨风寒咳嗽或是风热咳嗽。
1、外感风寒引起:表现出面色苍白、怕冷、流清水鼻涕、打喷嚏、咳嗽、咳痰清稀、不发热或轻微发热、口不渴、咽部不红肿等症状,可以选用的药物:
中成药:清宣止咳颗粒、小青龙冲剂、柴胡饮冲剂等。
西药:小儿氨酚磺那敏、臣功再欣、小白糖浆等。
2、外感风热引起:表现为发热不退、面色红、鼻塞不通、鼻流浊涕、咳嗽有痰、痰液黏稠色黄、咽痛红肿、口干喜欢喝水等症状,可以选用的药物:
中成药:2岁以下的宝贝宜选用小儿感冒宁糖浆、葫芦散、小儿保泰康颗粒、小儿热速清口服液;2岁以上的宝贝宜选小儿感冒冲剂、小儿咽扁颗粒、银黄口服液、双黄连口服液、抗病毒口服液等。
西药:泰诺感冒糖浆、小儿百服咛、美林糖浆等。
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
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如果宝宝只是流鼻涕,没有其他症状,可以暂时不用去医院。除了帮宝宝挤鼻涕外,爸妈还可以试试热敷、滴母乳以及垫高头部的小技巧护理小宝宝。如果有必要,可以给宝宝喝点板蓝根冲剂。
1、自然疗法
(1)热敷:鼻黏膜遇热收缩后,鼻腔会比较通畅。
(2)滴母乳:母乳的温热度,可以让宝宝的鼻腔暂时通畅。
(3)垫高头部:稍微缓解鼻塞的症状。
如果宝宝鼻子堵了,爸妈可以在孩子的褥子底下垫上一、两个毛巾,头部稍稍抬高能缓解鼻塞,但千万不要让2岁以下的宝宝直接睡在枕头上或将枕头垫在床垫下,这样很容易引起窒息或损伤脊椎。
(4)帮宝宝挤鼻涕:让宝宝顺畅呼吸的最有效的办法。
2、合理药物治疗
婴儿感冒不要随便使用抗菌素,应该选用一些抗病毒药物,因感冒是由病毒所引起。小儿常用抗感冒病毒的药物有:
A、病毒灵(吗啉胍),服用量一般按每日每公斤体重10毫克,分3次口服。
B、板蓝根冲剂,每次半袋,每日3次,白开水冲服。
如果宝宝发烧,热度不高不需特殊处理,高热时要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措施,防止发生惊厥。
宝宝流鼻涕
宝宝流清鼻涕怎么办
宝宝流清鼻涕一般是感冒初期的症状,那宝宝流清鼻涕怎么办?爸妈要如何进行护理,才能让宝宝感冒症状减轻,让宝宝感觉舒服些。主要表现几点:
1、多休息。
宝宝感冒家庭护理重要就是要让孩子充分休息,宝宝年龄越小越需要休息,待症状消失才能恢复自由活动。
2、多喝水,按需服药。
感冒多是由于病毒感染或继发细菌感染,多喝水后有助于增加尿量,可以间接起到排除体内毒素的作用,有利于疾病恢复。
若宝宝精神不佳,鼻塞,呼吸不舒畅,按医生开的药服用,禁止滥用药物。滥用抗生素反而会引起机体菌群失调,有利病菌繁殖,加重病情。
3、进食易消化食物。
宝宝感冒期,应根据孩子食欲及消化能力不同,分别给予面条,稀粥等易消化食物,以免发生呕吐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
【以上内容转自“三优亲子网”,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如需转载请取得三优亲子网许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